当前位置: 首页 / 南京房产网 / 楼市资讯 / 正文

32a6614ed2f4fb9144a155c60b5a65c27fa14447.jpg

正在阅读:35岁以下大专生缴社保即可落户!南京落户门槛进一步放宽...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35岁以下大专生缴社保即可落户!南京落户门槛进一步放宽...

原创 发布:2023/9/4 17:00:00 来源:南京房产网 121001 阅读

南京落户门槛进一步放宽,35岁以下大专生缴社保即可落户!


昨晚,南京发布《南京市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包括6个方面23条内容,一是更大力度繁荣消费市场;二是更大力度扩大有效投资;三是更大力度深化对外开放;四是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强市;五是更大力度促进发展惠民;六是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


在具体的举措上,包括抓好积分落户政策调整、优化房地产和土地出让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企业和民众关心的热点内容


《若干政策措施》中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部分,进一步降低了落户门槛,放宽了人才落户条件,推进了户籍准入同城化。具体来说,南京市公安部门会同南京市人社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调整修订《南京市人才落户实施办法》,在该政策中新增“35周岁(含)以下大专学历毕业生,正在我市缴纳社保即可落户”的内容。


此外,南京拟调整修订《南京市关于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四区落户政策实施办法》,扩大社保累计认可范围,由原来对“省内缴纳城镇职工社保累计认可”扩大到对“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缴纳城镇职工社保累计认可”,即在申请人满足落户基本条件前提下,对长三角区域社保缴纳年限累计纳入南京市缴纳年限计算。


目前在南京有的地方买房要看社保,此项政策出台后,意味着在长三角任何一个城市缴纳社保满足一定年限,都可以在南京买房。




在围绕扩大内需促消费方面
南京接下来有这些
具体举措和工作安排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市商务局流通业发展处处长余传勋:

围绕活跃消费市场方面,市商务局将深入推进消费促进“四季有约”行动,以“2023南京国际消费节”为引领,重点组织办好秋季、冬季系列消费促进活动。


一方面,着力激发消费活力。将组织重点区、商贸企业及头部互联网平台、金融机构等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主题消费券、平台消费券等。如江北新区将于近期启动数字人民币红包发放活动;高淳区将围绕螃蟹、中秋国庆等主题发放消费券;美团、支付宝等平台将投入数千万元发放平台消费券等。


另一方面,着力营造消费氛围。以市区联动、政企协同方式持续举办消费促进活动。将接续举办2023中国(南京)首店经济发展大会、2023中国南京美食节、米其林品牌南京交流活动等活动,猫头鹰音乐节、还有咖啡节、门东音乐季、南艺后街鲸喜市集、南艺后街国风运动文化节、德基广场年终消费盛典等精彩丰富的主题活动也将争相开展。


围绕提振大宗消费方面

将持续巩固汽车、家电等消费市场

回升向好势头


 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采取“政府指导、协会搭台、市场运作”的方式,组织举办首届金陵汽车生活节、汽车促消费暨汽车展览露营节等主题促销活动。在全省绿色节能家电补贴的基础上,组织我市家电销售连锁企业开展大额补贴、主题促销等优惠叠加。


 加大对商品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品牌展、特色市集、家电下乡等活动的支持力度。支持举办2023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家装博览会、首届品质家居消费节等主题消费促进活动。指导家电、家居协会及家电企业开展以旧换新、品质焕新、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活动。


 持续激发批发零售企业市场主体活力,落实批零企业发展支持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对在我市纳统的批发零售业企业,按其2023年销售(零售)额同比2022年增量分档奖励。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南京这么干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市工信局副局长唐永实: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着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市领导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活动,多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一对一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开辟听语+“小企业促进计划”金点子专栏,征集民营企业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意见。强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打造“宁企通”惠企综合服务平台,统一汇聚全市各类惠企政策,集中受理政策兑现申报事项,发布惠企政策。加大民营企业转贷基金支持力度,低成本帮助企业“过桥”。市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近期出台了《关于更大力度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定期发布项目清单,及时向民间资本推介具有稳定收益、可获得较好预期投资回报的优质项目。出台了《关于司法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举措》,聚焦司法护航“企业敢干”,强化民营经济发展司法保障。出台了《“助企远航”服务南京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大便企、惠企、助企、强企力度,助力民营经济企业发展。


市工信局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产业强市建设。围绕“2+6+6”创新型产业集群,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规定积极承担国家、省重大产业项目;依托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等重大产业平台,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试点示范,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对标世界一流,提升价值创造力,增强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加快形成以产业集群领航企业为龙头,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优质企业矩阵,推动更多民营企业成为推进产业强市、集群强链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围绕“国家民营经济31条”中“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6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加快推动政策落地实施,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围绕科技创新引领

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断提升创新主体的获得感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市科技局副局长吴瑕:

为进一步凸显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政策落地,在《若干政策措施》中,市科技局从职能出发,围绕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优化等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一)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是正在制定支持紫金山实验室重大科技任务攻关行动方案,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技术攻关。二是落实《关于支持中科院高端创新资源落户麒麟科技城的政策措施》有关政策,市、区、园区按5:3:2进行资金配套。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一是实施2023年市重大科技专项,提出“揭榜挂帅”“联合攻关”“面上攻关”三类组织方式,并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二是推动行业龙头企业、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项目化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产业链骨干企业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三是继续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量质并举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三)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一是研究拟订体系化推进成果转化政策,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二是开展科技服务骨干机构培育库入库工作,组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三是落实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共建合作协议,完善高校成果发布对接机制。


(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一是丰富市科创金融服务驿站服务内容,打造“科技金融双周汇”特色化品牌活动,为科技企业融资搭建平台。二是正在制定我市新一轮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纵深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改革等工作。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充分发挥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首个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优势和作用,在赋能创新主体、开展技术攻关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更优创新发展环境。


为了更好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南京建设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创新企业金融服务中心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陈新颜:

2019年初,为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等问题,南京依托紫金投资集团建设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南京市创新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简称“南京金服”平台。平台定位为一站式政策对接、融资服务和信用支撑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政策、数据、科技等资源,构建“政、银、企、信”联动机制,打造普惠金融供给生态。经过四年多的建设,目前平台已上线运行“宁创贷”“宁科贷”“民营转贷基金”“专精特新保”“宁创担”“宁科投”等多项财政金融政策产品。截至今年7月末,平台已累计实现入库企业超18万家,注册授权企业超4万家,入驻金融机构59家,汇总融资规模超12000亿元,撮合融资服务规模超2200亿元,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

放宽人才落户条件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副支队长马阳:

1、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放宽人才落户条件”,市公安局拟会同市人社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调整修订《南京市人才落户实施办法》,在该政策中新增“35周岁(含)以下大专学历毕业生,正在我市缴纳社保即可落户”的内容。《南京市人才落户实施办法》是南京市公安局规范性文件,将按照有关程序规定办理,适时印发实施。


2、关于“推进户籍准入同城化,长三角区域社保缴纳年限均可累计纳入我市缴纳年限计算”,市公安局拟调整修订《南京市关于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四区落户政策实施办法》,扩大社保累计认可范围,由原来对“省内缴纳城镇职工社保累计认可”扩大到对“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缴纳城镇职工社保累计认可”,即在申请人满足落户基本条件前提下,对长三角区域社保缴纳年限累计纳入我市缴纳年限计算。


下一步还将采取

稳就业、促就业的举措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市人社局一级调研员马书婷: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人社局强化稳就业使命担当,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政策供给、优化就业服务,稳步推动重点群体就业,有效实现稳就业促增长。


一是加强政策供给助企稳岗扩岗。近期将研究出台我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国办发〔2023〕11号)实施意见,实施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用足用好社保降费、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稳岗返还、扩岗补助等援企稳岗政策,采取“直补快办”模式,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二是精准施策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实施企业用工服务“三全”行动(即用工全监测、走访全覆盖、服务全对接),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用工需求、服务需求等情况, “一企一策”提供岗位收集、技能培训、送工上岗、劳动关系指导、社会保险等服务。


三是靶向发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构建全要素、全流程创新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做强做优“赢在南京”青创大赛品牌,开展“创聚金陵”创业服务活动,助力创业者能力、意愿、实绩提升,营造优良创新创业环境。


四是强化监测切实兜牢就业底线。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强化部门协同、市区联动,协力做好劳动用工领域风险排查和矛盾化解。建立健全就业困难人员精准认定、精准帮扶、精准退出机制。有效落实“1311”就业服务(即提供1次政策宣讲、3次免费推荐就业、1次免费职业指导、1次免费职业培训),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综合自 南京发布 紫金山新闻

END

本文为资讯内容,文字和图片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文中所转载的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

相关楼盘

扫码_搜索联合传播样式-标准色版_副本.jpg